2017-08-13
百里香(学名:Thymus mongolicus Ronn),半灌木,叶为卵圆形,花序头状,花萼管状钟形或狭钟形,花冠紫红、紫或淡紫、粉红色,花期7-8月,小坚果近圆形或卵圆形。可作为食材,欧洲烹饪常用香料,味道辛香,用来加在炖肉、蛋或汤中。欧洲传统上认为百里香象征勇气,所以中世纪经常用它赠给出征的骑士。在中国称为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产于西北地区。元朝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用百里香加入驼峰驼蹄调味。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百里香原产于南欧,被作为一种美食的香料而广泛种植。
主要价值
百里香植株比较低矮,具有沿着地表面生长的匍匐茎,近水平伸展。茎上的不定芽能萌发出很多根系,能形成很强大的根系网,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由于百里香具有突出的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病虫能力以及生长快速、花量大、花期长、具愉悦的香味等特性,它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中不可多得的优良地被植物,并因其较强抗逆性、广泛生态多样性及克隆生长特性,在许多土壤退化严重的生境脆弱地区可形成自然的优势植物种或单优群体,在荒漠化群落组成及生态演替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6]
百里香可治疗多种疾病,气味甜而又似药草味。百里香在中国的药用记载可追溯到北宋。各种中医典籍都有所记载。[5] 《陕西中草药》记录了它可治消化不良、周身疼痛、祛风镇痛、小腹胀满、牙痛、治胃寒痛;《嘉佑本草》谓其主淋炸肿痛;《新疆中草药手册》记录了治感冒、祛风、健脾消食、止咳化痰、温中散寒作用、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记录了胃止呕和清暑解热;《中国药植图鉴》记载其具有镇痉、驱风、强壮作用,主治炎症、痉挛性咳嗽、百日咳、喉头肿痛。现代药用是用其地上部分或全草的鲜样或阴干样,有祛风、止痛的功能。[7]
百里香整株具有芳香的气味,很早的时候就作为一种香料蔬菜、蜜源植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人类从古至今应用的天然的调味香料之一。中国早在元朝就有用百里香作调味香料的记载。在烹调海鲜、肉类、鱼类等食品时,可加入少许百里香粉,以除去腥味,增加菜肴的风味;腌菜和泡菜时加入百里香,能提高它们的清香和草香味年,197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公布百里香可以用作食物香辛料。[8]
百里香与普通蔬菜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硒、铁、钙、锌含量均高于普通蔬菜,尤其是百里香中含有大量的单萜等挥发性成分,对人体具有极高的食用营养价值。百里香蜜浓度较高,香气浓郁,浅琥珀色研究发现,百里香蜂蜜中氨基酸含量较高,对人体大有益处。